打从第一个镜头开始,Netflix 的独家电影《雅典娜》,便在让人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,把观众给直接拖进了萤幕上的那场混乱暴动里。
那是一个 11 分钟左右的长镜头,除了一些动作戏以外,甚至更包括了像是《人类之子》中的长距离移动,而且镜头的运作还更加复杂。不管有没有运用电脑特效辅助,看起来都足够真实,叫人看得目不转睛。
在不同导演手中,长镜头有着不同作用。
例如侯孝贤是为了想让演员更加自然,因此展现出一种生活式的写实质感;至于艾方索柯朗与布莱恩迪帕玛这种,则比较偏向想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,带来一种情势刻不容缓的紧张效果。
当然,还有一些只是单纯地想要炫技,甚至与前面提到那两种想让观众融入剧情的手法还正好相反,就像同样身为 Netflix 独家电影的《救命卡特》,便在视觉上显得过于喧闹,深怕观众没发现那是一镜到底似的。
《雅典娜》的出色之处,在于片中使用的大量长镜头对故事确实有其作用存在。
例如全片最为抢眼的开场镜头,便让观众仿佛成为那场暴动里的其中一员,跟着主要角色冲进事前计画好的一团混乱,在紧紧抓住观众目光之馀,也透过这样的手法,让你打从一开始便像是选好了边,知道自己该与雅典娜社区的人们站在同一阵线,向警方滥权导致的无辜命案展开强硬反击。
但《雅典娜》最为有趣的地方,在于电影切换到下一个长镜头时,却又立刻提醒我们,其实警察也是人,他们也有家庭,在面对任务当前,也同样会为自己的安危紧张不已,未必全是嗜血无情的迫害者。
因此,原本你以为自己在本片中已经站定了的立场,马上又这么摇摇晃晃了起来,开始浮现出一股不再如此肯定的困惑感受。
在接下来的情节里,《雅典娜》不断透过各种长镜头,让观众跟着不同角色穿梭在雅典娜这个冲突不断的社区内,并用这种方式使我们快速得知主角们的行为动机,同时也彰显出他们的矛盾所在,巧妙建构出一个仿佛社会整体,又或者是国家与国家间的对立缩影,让他们各有各的立场,彼此之间更无法判定对错,就这么强化了那股由始至终都挥之不去的紧绷气息。
有趣的是,除了雅典娜社区与警方这两个最主要的对抗阵营外,本片其实也是一部变形的家庭剧,借由四个兄弟打造出最主要的角色关系,让其中一人的死亡成为事件导火线,另外三人则有着各自的想法及求生之道。
其中交织出的矛盾与冲突,以及他们在事件里扮演的角色,则让人忍不住一度怀疑,《雅典娜》是否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某部历史宫廷剧什么的,让这些人物在因缘巧合及自身个性影响下,始终具有一股如同宿命般的古典悲剧气息。
如果就结局安排来看,《雅典娜》确实带有一点反动的调子,在国外也曾有影评表示,这部片有点像是在为警方滥权说话。
虽然你在看完《雅典娜》时,的确可能会多少有点这样的疑虑,但换个角度思考,我们也可以说《雅典娜》想表达的,其实是一种呼吁大家不该轻易妄下判断,得在许多时刻均尽量冷静,等确定事情的状况后,再决定该如何行事的思考观念。
从这个角度而言,《雅典娜》也确实告诉了我们,有些邪恶的确存在,而且足以撕裂整个社会。而在现实里,这样的邪恶可能是来自恐怖份子,也可能是来自长久累积的社会歧视,又或者是大有问题的政府机构。
但究竟何者才是问题的根源,又有哪些事情是首当其冲得要处理,而且真正能对问题具有帮助的部分,或许才是我们在仓促行动或大声疾呼以前,最需要率先考虑的事吧。